1、把臂入林 [ bǎ bì rù lín ]
释义: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安)道:豫章(谢鲲)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2、不留余地 [ bù liú yú dì ]
释义: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3、巢林一枝 [ cháo lín yī zhī ]
释义: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出处: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4、池酒林胾 [ chí jiǔ lín zì ]
释义:胾,切成的大块肉。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出处:《史记·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
5、池鱼林木 [ chí yú lín mù ]
释义: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6、独木不成林 [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
释义: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7、弹雨枪林 [ dàn yǔ qiāng lín ]
释义: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8、焚林而猎 [ fén lín ér liè ]
释义: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淮南子·主术训》:“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9、焚林而狩 [ fén lín ér shòu ]
释义: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10、焚林而田 [ fén lín ér tián ]
释义: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11、焚林而畋 [ fén lín ér tián ]
释义: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宋·秦观《李训论》:“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鱼,明年无鱼。”
12、焚林竭泽 [ fén lín jié zé ]
释义: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
出处:清·黄宗羲《明司马澹若张公传》:“窃恐焚林竭泽之后,能无鱼惊鸟散之忧?”
13、丰草长林 [ fēng cǎo cháng lín ]
释义:①茂草高林。②指隐逸之地。
出处:唐·杜甫《进三大礼赋表》:“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
14、桂林一枝 [ guì lín yī zhī ]
释义: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出处:《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5、桂林杏苑 [ guì lín xìng yuàn ]
释义: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之指乡试、会试。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16、涸泽而渔 [ hé zé ér yú ]
释义: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17、竭泽而渔 [ jié zé ér yú ]
释义: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18、酒池肉林 [ jiǔ chí ròu lín ]
释义: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处:《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19、举止大方 [ jǔ zhǐ dà fāng ]
释义: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20、林寒洞肃 [ lín hán dòng sù ]
释义: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出处: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1、林林总总 [ lín lín zǒng zǒng ]
释义:形容众多。
出处: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 林林而群。”
22、林下风范 [ lín xià fēng fàn ]
释义: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23、林下风气 [ lín xià fēng qì ]
释义: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24、临阵脱逃 [ lín zhèn tuō táo ]
释义: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 ,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25、绿林豪客 [ lù lín háo kè ]
释义: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乌将军一饭必酬》:“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26、绿林好汉 [ lù lín hǎo hàn ]
释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27、绿林大盗 [ lù lín dà dào ]
释义: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28、绿林豪杰 [ lù lín háo jié ]
释义: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出处:清·李渔《玉搔头·逼氛》:“有谁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两个绿林豪杰率众来归,要助我力图大事。”
29、绿林豪士 [ lù lín háo shì ]
释义: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大岚山,连结绿林豪士。”
30、绿林强盗 [ lù lín qiáng dào ]
释义:指山林的强盗。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带林的成语有哪些(85个)
••85 人学习过
带林的词语有哪些(2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