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而不伤 [ āi ér bù shāng ]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吹弹歌舞 [ chuī tán gē wǔ ]
释义: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4、吹篪乞食 [ chuī chí qǐ shí ]
释义: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出处: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5、断章取义 [ duàn zhāng qǔ yì ]
释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6、断章取意 [ duàn zhāng qǔ yì ]
释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同“断章取义”。
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7、繁弦急管 [ fán xián jí guǎn ]
释义: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
8、顾曲周郎 [ gù qǔ zhōu láng ]
释义: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9、狗马声色 [ gǒu mǎ shēng sè ]
释义: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出处: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10、回肠伤气 [ huí cháng shāng qì ]
释义: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11、金鼓喧阗 [ jīn gǔ xuān tián ]
释义: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出处:清·金捧阊《守一斋笔记·芦花会》:“忽金鼓喧阗,仪卫甚盛,观者踵接肩摩。”
12、龙言凤语 [ lóng yán fèng yǔ ]
释义: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13、靡靡之声 [ mǐ mǐ zhī shēng ]
释义: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出处:《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14、弹丝品竹 [ tán sī pǐn zhú ]
释义: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杨柔胜《玉环记·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16、雅俗共赏 [ yǎ sú gòng shǎng ]
释义: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出处: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17、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18、不同凡响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释义: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19、缠绵悱恻 [ chán miàn fěi cè ]
释义: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出处:晋朝·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21、穷奢极侈 [ qióng shē jí chǐ ]
释义: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淫腐化。
出处:《后汉书·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22、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
释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3、顿挫抑扬 [ dùn cuò yì yáng ]
释义: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24、黄钟大吕 [ huáng zhōng dà lǚ ]
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25、击节称赏 [ jī jié chēng shǎng ]
释义: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出处: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26、击节叹赏 [ jī jié tàn shǎng ]
释义: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出处: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27、靡靡之乐 [ mǐ mǐ zhī yuè ]
释义: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28、绕梁三日 [ rǎo liáng sān rì ]
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29、鼓吹喧阗 [ gǔ chuí xuān tián ]
释义: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30、吹竹调丝 [ chuí zhú tiáo sī ]
释义: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形容音乐声音大的成语(42个)
••74 人学习过
形容音乐声音大的词语(6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