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悲伤场景的成语(81个)

  • 1、哀而不伤  [ āi ér bù shāng ]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2、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3、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4、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5、哀毁瘠立  [ āi huǐ jī lì ]

    释义: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 6、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7、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 8、触目恸心  [ chù mù tòng xīn ]

    释义: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 9、怆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释义: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 10、楚囚相对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释义: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11、触目崩心  [ chù mù bēng xīn ]

    释义: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 12、触物伤情  [ chù wù shāng qíng ]

    释义: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出处: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 13、捶胸跌脚  [ chuí xiōng diē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 14、捶胸跌足  [ chuí xiōng diē zú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 15、捶胸顿脚  [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16、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17、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释义: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18、国破家亡  [ guó pò jiā wáng ]

    释义: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出处:金·元好问《送仲希兼简大方》诗:“家亡国破此身留,留滞聊城又过秋。”

  • 19、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释义: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20、狐死兔泣  [ hú sǐ tù qì ]

    释义: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 21、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22、呼天叩地  [ hū tiān kòu dì ]

    释义: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同“呼天抢地”。

    出处:《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 23、毁不灭性  [ huǐ bù miè xìng ]

    释义:儒家丧制。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出处:《孝经·丧亲》:“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 24、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25、老泪纵横  [ lǎo lèi zòng héng ]

    释义: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出处: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唐·杜甫《羌村三首》

  • 26、乐极生哀  [ lè jí shēng ā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 27、乐极则悲  [ lè jí zé bē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28、乐尽悲来  [ lè jìn bēi lái ]

    释义: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 29、乐极悲来  [ lè jí bēi lái ]

    释义: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 30、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释义: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形容悲伤场景的词语(4个)

  • 号恸崩摧恸:哀痛之极,大哭;崩:死亡;摧:伤心。放声痛哭,异常悲伤,几乎昏死过去。形容极度悲伤。
  • 哭天抢地嘴里喊着天,头撞着地大声哭叫。
  • 多心伤感多心:多疑心。因多疑而引起悲伤。
  • 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消瘦,脸色难看。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