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嗷嗷待哺 [ áo áo dài bǔ ]
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2、拔山扛鼎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释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3、缚鸡之力 [ fù jī zhī lì ]
释义: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出处: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4、鳏寡孤独 [ guān guǎ gū dú ]
释义: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5、回天之力 [ huí tiān zhī lì ]
释义: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处:《新唐书·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6、老弱残兵 [ lǎo ruò cán bīng ]
释义: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既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7、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释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8、人微言轻 [ rén wēi yán qīng ]
释义: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9、弱不禁风 [ ruò bù jìn fēng ]
释义: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10、软弱无力 [ ruǎn ruò wú lì ]
释义: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出处: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
11、手无缚鸡之力 [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
释义: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出处: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12、孀妻弱子 [ shuāng qī ruò zǐ ]
释义:寡妇和年幼的孤儿。
出处:《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3、文弱书生 [ wén ruò shū shēng ]
释义: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14、力不能支 [ lì bù néng zhī ]
释义:力量不能支撑。
出处:《文中子·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15、无缚鸡之力 [ wú fù jī zhī lì ]
释义:缚: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16、老弱病残 [ lǎo ruò cán bìng ]
释义: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出处: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形容弱小的四字成语(16个)
••697 人学习过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