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2、爱如珍宝 [ ài rú zhēn bǎo ]
释义:形容十分喜欢。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申屠娘子,已是身怀六甲,到得十月满足……生个儿子,爱如珍宝。”
3、哀毁瘠立 [ āi huǐ jī lì ]
释义: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4、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5、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6、财殚力痡 [ cái dān lì pū ]
释义: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7、持正不阿 [ chí zhèng bù ā ]
释义: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8、阿其所好 [ ē qí suǒ hào ]
释义: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9、阿谀谄媚 [ ē yú chǎn mèi ]
释义: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11、阿谀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释义: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12、阿谀取容 [ ē yú qǔ róng ]
释义: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出处:《汉书·匡衡传》:“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汉书·张释之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13、阿意取容 [ ē yì qǔ róng ]
释义:指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出处:《南史·孝义传下·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14、刚直不阿 [ gāng zhí bù ē ]
释义: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15、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16、龟厌不告 [ guī yàn bù gào ]
释义: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17、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释义: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18、过甚其辞 [ guò shèn qí cí ]
释义: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
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19、积劳成疾 [ jī láo chéng jí ]
释义: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出处:《荀子·王制》:“彼日积劳,我日积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20、鸡骨支床 [ jī gǔ zhī chuáng ]
释义: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21、积劳成病 [ jī láo chéng bìng ]
释义: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22、乐极则忧 [ lè jí zé yōu ]
释义: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23、宁缺勿滥 [ nìng quē wù làn ]
释义:宁:宁愿;勿: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24、谦让未遑 [ qiān ràng wèi huáng ]
释义: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出处:《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
26、身心交瘁 [ shēn xīng jiāo cuì ]
释义: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
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绝唱”》:“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间,与世长辞。”
27、吮痈舐痔 [ shǔn yōng shì zhì ]
释义:吮:聚拢嘴唇来吸;痈:毒疮;舐:舔。只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出处:《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28、俗不可耐 [ sú bù kě nài ]
释义: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30、言过其实 [ yán guò qí shí ]
释义: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形容过度夸奖成语(51个)
••47 人学习过
形容过度夸奖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