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般奉承 [ bǎi bān fèng chéng ]
释义: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
2、卑躬屈节 [ bēi gōng qū jié ]
释义: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3、谄词令色 [ chǎn cí lìng sè ]
释义: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出处:《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4、谄上骄下 [ chǎn shàng jiāo xià ]
释义: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讨好,对下骄横无理。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凡是这一号乡绅,一定是谄上骄下,剥下奉上的。”
5、谄上抑下 [ chǎn shàng yi xià ]
释义: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6、谄笑胁肩 [ chǎn xiào xié jiān ]
释义: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出处:《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
7、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释义: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8、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释义: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9、点头哈腰 [ diǎn tóu hā yāo ]
释义: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10、阿谀谄媚 [ ē yú chǎn mèi ]
释义: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12、阿谀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释义: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13、俯首贴耳 [ fǔ shǒu tiē ěr ]
释义: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14、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15、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释义: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16、攀龙附凤 [ pān lóng fù fèng ]
释义: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17、攀高接贵 [ pān gāo jiē guì ]
释义: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18、攀高结贵 [ pān gāo jié guì ]
释义: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同“攀高接贵”。
出处:《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20、趋权附势 [ qū quán fù shì ]
释义:趋:奔走;权: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李觏《名公手书·萧注》:“注鄙人,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心铭足下之道,故发此书以闻,非今之趋炎附势辈,闻足下有大名而沽相知之幸,足下其以为是非。”
21、投其所好 [ tóu qí suǒ hào ]
释义: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22、胁肩谄笑 [ xié jiān chǎn xiào ]
释义: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23、臭味相投 [ xiù wèi xiāng tóu ]
释义: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24、有钱有势 [ yǒu qián yǒu shì ]
释义: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毛太公那厮,有钱有势。”
25、自我吹嘘 [ zì wǒ chuí xū ]
释义: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26、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释义: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27、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
释义: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28、谄上欺下 [ chǎn shàng qī xià ]
释义: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29、溜须拍马 [ liū xū pāi mǎ ]
释义:比喻讨好奉承。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30、卖身投靠 [ mài shēn tóu kào ]
释义:出卖自己,投靠有权势的人。比喻丧失人格,甘心充当恶势力的工具。
出处:鲁迅《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形容阿谀奉承的人的成语(52个)
••4488 人学习过
形容阿谀奉承的人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