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鸟朝凤 [ bǎi niǎo cháo fèng ]
释义: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2、笨鸟先飞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释义: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3、百啭千声 [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
释义: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出处:宋·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4、百结悬鹑 [ bǎi jié xuán chún ]
释义: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出处:《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褴褛,百结悬鹑,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5、池鱼笼鸟 [ chí yú lóng niǎo ]
释义: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6、鸱视虎顾 [ chī shì hǔ gù ]
释义: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
8、断线鹞子 [ duàn xiàn yào zǐ ]
释义:犹言断线风筝。鹞子,指纸鸢,鸟形风筝。
出处:《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若是这厮识局知趣,见机而作,恰是断线鹞子,一般再也不来,落得先前受用一番,且又完名全节。”
9、飞禽走兽 [ fēi qín zǒu shòu ]
释义: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10、凤只鸾孤 [ fèng zhī luán gū ]
释义:只:单独。鸾: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和鸾比喻夫妻。单只的凤,孤独的鸾。比喻夫妻离散。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11、鸿毳沉舟 [ hóng cuì chén zhōu ]
释义: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出处:《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12、见弹求鸮 [ jiàn dàn qiú háo ]
释义: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出处:《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13、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14、鸟尽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释义: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5、鸟枪换炮 [ niǎo qiāng huàn pào ]
释义: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吹筒换鸟枪,鸟枪换炮,越吹越壮了。”
16、鸟惊鼠窜 [ niǎo jīng shǔ cuàn ]
释义:形容惊恐逃窜。同“鸟骇鼠窜”。
出处:《明史·艾万年传》:“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绝,鸟惊鼠窜。”
17、鸟哭猿啼 [ niǎo kū yuán tí ]
释义: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18、鸟骇鼠窜 [ niǎo hài shǔ cuàn ]
释义:形容惊恐逃窜。
出处: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19、鸟散鱼溃 [ niǎo sàn yú kuì ]
释义: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出处:《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20、鸟声兽心 [ niǎo shēng shòu xīn ]
释义: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21、鹏程万里 [ péng chéng wàn lǐ ]
释义: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2、兽聚鸟散 [ shòu jù niǎo sàn ]
释义: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23、食藿悬鹑 [ shí huò xuán chún ]
释义:指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绂,而保安子天佑食藿悬鹑,臣窃愧之。”
24、兽迒鸟迹 [ shòu hàn niǎo jì ]
释义:指鸟兽之迹。
25、衣冠枭獍 [ yī guān xiāo jìng ]
释义: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26、一飞冲天 [ yī fēi chōng tiān ]
释义: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7、一鸣惊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释义: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0、远走高飞 [ yuǎn zǒu gāo fēi ]
释义: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形容鸟的动态的成语有哪些(51个)
••476 人学习过
形容鸟的动态的词语有哪些(3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