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思如潮 [ āi sī rú cháo ]
释义: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2、薄技在身 [ bó jì zài shēn ]
释义: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3、潮鸣电挚 [ cháo míng diàn chè ]
释义: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出处: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4、潮鸣电掣 [ cháo míng diàn chè ]
释义: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出处: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5、定于一尊 [ dìng yú yī zūn ]
释义: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6、道同志合 [ dào tóng zhì hé ]
释义:犹言道合志同。
出处: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
7、伏而咶天 [ fú ér shì tiān ]
释义: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荀子·仲尼》:“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8、合两为一 [ hé liǎng wéi yī ]
释义: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同“合二为一”。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李贤注:“合两坊而为一宅。”
9、韩潮苏海 [ hán cháo sū hǎi ]
释义: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出处:清·杨毓辉《〈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10、韩海苏潮 [ hán hǎi sū cháo ]
释义: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从钞》卷八:“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11、祸从口生 [ huò cóng kǒu shēng ]
释义:指言语不慎招致灾祸。
12、节用裕民 [ jié yòng yù mín ]
释义: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13、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14、色厉胆薄 [ sè lì dǎn bó ]
释义: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5、苏海韩潮 [ sū hǎi hán cháo ]
释义: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出苏海韩潮。”
16、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释义: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出处: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17、心血来潮 [ xīn xuè lái cháo ]
释义: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
19、月黑风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释义: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20、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释义: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21、命中注定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 ]
释义:迷信的人认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运预先决定的,人力无法挽回。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22、民有菜色 [ mín yǒu cài sè ]
释义:菜色:饥饿的脸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汉书·元帝纪》:“岁比灾害,民有菜色。”
23、天灾人祸 [ tiān zāi rén huò ]
释义: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24、高风劲节 [ gāo fēng jìn jié ]
释义: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
25、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释义: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6、身家性命 [ shēn jiā xìng mìng ]
释义: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27、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释义: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28、思潮起伏 [ sī cháo qǐ fú ]
释义:思想活动极频繁。
出处:王宗仁《夜明星》:“我睡不着,走出帐篷,站在一个土坡上,望着漫山遍野的夜明星,思潮起伏。”
29、风起潮涌 [ fēng qǐ cháo yǒng ]
释义: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水波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出处:李大钊《新旧思想之激战》:“比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那风起潮涌的新人运动,尚不知相差几千万里?”
潮什么潮什么的成语(35个)
••586 人学习过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