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家争鸣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释义: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2、不羞当面 [ bù xiū dāng miàn ]
释义: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3、讽一劝百 [ fěng yī quàn bǎi ]
释义: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4、痛下针砭 [ tòng xià zhēn biān ]
释义: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出处:《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6、褒善贬恶 [ bāo shàn biǎn è ]
释义: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
7、褒贬与夺 [ bǎo biǎn yǔ duó ]
释义: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8、从谏如流 [ cóng jiàn rú liú ]
释义: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
9、劈头盖脸 [ pī tóu gài liǎn ]
释义: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10、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释义: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11、自我批评 [ zì wǒ pī píng ]
释义: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出处: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形容过度批评的成语(11个)
••4 人学习过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批评不赡养父母的成语
不孝之子,顽固不化,衣冠枭獍
接受别人批评的成语
胆小如鼠,飞扬跋扈,孤芳自赏,厚颜无耻,骄傲自大,骄傲自满,骄奢淫逸,蛮横无理,恬不知耻,夜郎自大,以五十步笑百步,愚昧无知,自以为然,自命清高,自私自利,自负不凡,大言不惭,自鸣得意,不自量力,五十步笑百步,自以为是,自吹自擂,自不量力,…
形容过度喝酒的成语
把酒持螯,秉烛夜游,步履蹒跚,放歌纵酒,觥筹交错,好酒贪杯,开怀畅饮,烂醉如泥,酩酊大醉,前仰后合,如醉如梦,山公倒载,通宵达旦,无思无虑,枕曲藉糟,相见恨晚
形容批评坏人的成语
卑鄙无耻,口蜜腹剑,狼心狗肺,老奸巨滑,两面三刀,六亲不认,朋比为奸,罄竹难书,人面兽心,丧心病狂,杀人如麻,十恶不赦,铁石心肠,无恶不作,笑里藏刀,心狠手辣,衣冠禽兽,助纣为虐,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罪大恶极
形容过度热情的成语
宾来如归,宾入如归,不厌其烦,倒屣相迎,风俗习惯,感同身受,狗拿耗子,古道热肠,关怀备至,和蔼可亲,解衣推食,宽大为怀,满腔热忱,门不停宾,情深意重,热心快肠,热情洋溢,热情奔放,热肠古道,热火朝天,扫榻以待,说亲道热,体贴入微,问寒问暖,…
成语用过度了怎么形容
哀乐中节,哀毁瘠立,爱如珍宝,卑谄足恭,财殚力痡,柴毁骨立,柴毁灭性,吹毛求疵,骨瘦如柴,龟厌不告,积劳成病,鸡骨支床,乐极则忧,迷恋骸骨,宁缺勿滥,身心交瘁,俗不可耐,溢美溢恶,衣不解带,再实之根必伤,爱不释手,哀毁骨立,积劳成疾
形容季节过度的成语
不毛之地,橙黄橘绿,赤地千里,春去秋来,春满人间,春秋鼎盛,春梦无痕,春诵夏弦,大地回春,冬裘夏葛,冬日夏云,寒耕暑耘,寒木春华,华星秋月,黄绵袄子,林寒涧肃,流汗浃背,欺霜傲雪,晴天霹雳,秋收冬藏,秋月寒江,秋高气和,热气腾腾,如登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