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鞍马劳顿 [ ān mǎ láo dùn ]
释义: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2、鞍马劳困 [ ān mǎ láo kùn ]
释义: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3、鞍马之劳 [ ān mǎ zhī láo ]
释义: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4、鞍前马后 [ ān qián mǎ hòu ]
释义: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5、鞍马劳倦 [ ān mǎ láo juàn ]
释义: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6、鞍马劳神 [ ān mǎ láo shén ]
释义: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7、北叟失马 [ běi sǒu shī mǎ ]
释义: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出处:《旧唐书·萧瑀传》:“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8、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9、弊车羸马 [ bì chē léi mǎ ]
释义: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10、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释义: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11、伯乐相马 [ bó lè xiàng mǎ ]
释义: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避世金马 [ bì shì jīn mǎ ]
释义: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13、兵慌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14、不识马肝 [ bù shí mǎ gān ]
释义: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15、车在马前 [ chē zài mǎ qián ]
释义: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17、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18、成千上万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
释义: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19、车尘马迹 [ chē zhén mǎ jì ]
释义: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出处:宋·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
20、车驰马骤 [ chē chí mǎ zhòu ]
释义: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出处: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21、车辙马迹 [ chē zhé mǎ jì ]
释义: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22、车烦马毙 [ chē fán mǎ bì ]
释义: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出处:明·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23、车马骈阗 [ chē mǎ pián tián ]
释义: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出处:唐·杨炯《晦日药园诗序》:“衣冠杂沓,出城阙面盘游;车马骈阗,俯河滨而帐饮。”
24、车马填门 [ chē mǎ tián mén ]
释义: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出处:《北史·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25、持戈试马 [ chí gē shì mǎ ]
释义: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出处:《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26、驰马试剑 [ chí mǎ shì jiàn ]
释义: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27、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释义: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28、窗间过马 [ chuāng jiān guò mǎ ]
释义: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出处:元·吴弘道《醉高歌·叹世》曲:“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29、单枪匹马 [ dān qiāng pí mǎ ]
释义: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30、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带马字的四字成语(262个)
••65 人学习过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