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皇失措 [ cāng huáng shī cuò ]
释义:仓皇:匆忙,慌张。匆忙慌张,不知所措。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血溢不止,少顷已绝,妪仓皇失措。”
2、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3、怛然失色 [ dá rán shī sè ]
释义: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出处:宋·苏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闻介马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人者怛然失色。”
4、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5、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6、胆裂魂飞 [ dǎn liè hún fēi ]
释义: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
7、胆战心寒 [ dǎn zhàn xīn hán ]
释义: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8、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9、胆颤心惊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释义: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10、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释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11、魂飞魄散 [ hún fēi pò sàn ]
释义: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12、魂不附体 [ hún bù fù tǐ ]
释义: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出处: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13、汗流至踵 [ hàn liú zhì zhǒng ]
释义: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出处:《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14、汗流浃踵 [ hàn liú jiā zhǒng ]
释义: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阿端]意计穷蹙,汗流浃踵。”
15、汗流接踵 [ hàn liú jiē zhǒng ]
释义: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16、惶惶不安 [ huáng huáng bù ān ]
释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17、魂不守宅 [ hún bù shǒu zhái ]
释义: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出处: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18、魂飞胆颤 [ hún fēi dǎn chàn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
19、魂飞胆裂 [ hún fēi dǎn liè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章:“小岛左堵右挡支持不住,看到刘铁冲在前边直取他来,吓的他魂飞胆裂,关山一群保护着小岛狂跑猛窜!”
20、魂飞魄飏 [ hún fēi pò shān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雪白玉体透帘帷,禁不住魂飞魄飏。”
21、魂飞胆落 [ hún fēi dǎn luò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22、魂飞魄越 [ hún fēi pò yuè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
23、魂飞胆破 [ hún fēi dǎn pò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4回:“田龙秋听说,惊得魂飞胆破,放马逃生。”
24、魂飞神丧 [ hún fēi shén sàng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唐·裴铏《传奇·孙恪》:“恪乃惊惧,若魂飞神丧,良久抚二子一恸。”
25、魂飞胆丧 [ hún fēi dǎn sàng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26、魂飞胆战 [ hún fēi dǎn zhàn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敦煌变言集·难陀出家缘起》:“怕怖莫知为计,魂飞胆战心惟。”
27、魂不负体 [ hún bù fù tǐ ]
释义: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这里知观正待进房,又听得本家门首锣响……惊得魂不负体,掇转身望外就走。”
28、魂飘魄散 [ hún piāo pò sàn ]
释义:形容惊恐万状。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娘娘见说,魂飘魄散,急下亭抱起,紧搂在怀。”
29、魂亡胆落 [ hún wáng dǎn luò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
30、魂飘神荡 [ hún piāo shén dàng ]
释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吴衙内看了,不觉魂飘神荡,恨不得就飞到他身边,楼在怀中。”
形容极度惊恐的成语(66个)
••4 人学习过
形容极度惊恐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