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箭难防 [ àn jiàn nán fáng ]
释义: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2、暗箭伤人 [ àn jiàn shāng rén ]
释义: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3、暗箭中人 [ àn jiàn zhòng rén ]
释义: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4、暗箭明枪 [ àn jiàn míng qiāng ]
释义: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出处:《群英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
5、草船借箭 [ cǎo chuǎn jiè jiàn ]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
6、东南竹箭 [ dōng nán zhú jiàn ]
释义:比喻优秀人才。
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8、归心如箭 [ guī xīn rú jiàn ]
释义: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
9、归心似箭 [ guī xīn sì jiàn ]
释义: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卢师越离家已久,归心如箭,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
11、箭不虚发 [ jiàn bù xū fā ]
释义:虚:空。形容箭术高超,百发百中。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12、箭在弦上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释义: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13、箭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释义: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必要时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红耳赤,箭拔弩张的。”
14、箭穿雁嘴 [ jiàn chuān yàn zuǐ ]
释义:比喻不开口说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
15、开弓不放箭 [ 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
释义: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16、乱箭攒心 [ luàn jiàn cuán xīn ]
释义: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17、南金东箭 [ nán jīn dōng jiàn ]
释义: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18、驽箭离弦 [ nǔ jiàn lí xián ]
释义:比喻非常迅速。
19、弩下逃箭 [ nǔ xià táo jiàn ]
释义: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出处: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
20、势在必行 [ shì zài bì xíng ]
释义: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21、似箭在弦 [ sì jiàn zài xián ]
释义:好像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出处:茅盾《子夜》八:“一句问话,似箭在弦,直冲到眉卿的脸上了。”
22、折箭为誓 [ shé jiàn wéi shì ]
释义: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出处:宋·岳珂《桯史·二将失律》:“虏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
23、万箭攒心 [ wàn jiàn cuán xīn ]
释义:攒:聚集。象万枝箭聚在心上。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八回:“琼英知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思报父母之仇,时刻不忘。”
24、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释义: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25、一箭双雕 [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释义: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26、一箭上垛 [ yī jiàn shàng duò ]
释义: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出处: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这个不打紧,我如今就去,一箭上垛。”
27、一箭之地 [ yī jiàn zhī dì ]
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28、一箭之遥 [ yī jiàn zhī yáo ]
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29、明枪暗箭 [ míng qiāng àn jiàn ]
释义: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
出处:元 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30、移的就箭 [ yí dì jiù jiàn ]
释义: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
出处:唐·刘知幾《史通·书志》:“移的就箭,曲取相谐。”
关于箭的成语有哪些(44个)
••69 人学习过
关于箭的词语有哪些(2个)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