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释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2、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3、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释义: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4、甘冒虎口 [ gān mào hǔ kǒu ]
释义: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5、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释义: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6、临危不惧 [ lín wēi bù jù ]
释义: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7、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8、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释义: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9、生死关头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释义:指极其紧要的契机或时刻。
出处: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10、万死不辞 [ wàn sǐ bù cí ]
释义: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11、万死一生 [ wàn sǐ yī shēng ]
释义: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宋·陆游《晚泊》诗:“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12、一生九死 [ yī shēng jiǔ sǐ ]
释义:指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出处: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13、在劫难逃 [ zài jié nán táo ]
释义: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14、命里注定 [ mìng lǐ zhù dìng ]
释义: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说灵不灵!”
15、入死出生 [ rù sǐ chū shēng ]
释义: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第八卷:“某经历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16、战火纷飞 [ zhàn huǒ fēn fēi ]
释义: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经过了这场灾祸的考验,好像当年跟着担架队闯了一趟战火纷飞的疆场回来。”
17、不可避免 [ bù kě bì miǎn ]
释义: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是什么成语(17个)
••648 人学习过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