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很大度的人的成语(18个)

  • 1、笔下超生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释义: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 2、姑息养奸  [ gū xī yǎng jiān ]

    释义:姑息: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出处:《礼记·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3、海纳百川  [ hǎi nà bǎi chuān ]

    释义: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4、豁达大度  [ huò dá dà dù ]

    释义: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 5、禁网疏阔  [ jìn wǎng shū kuò ]

    释义:指法律过于宽容。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及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

  • 6、宽大为怀  [ kuān dà wéi huái ]

    释义: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出处: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 7、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释义: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8、克逮克容  [ kè dǎi kè róng ]

    释义:指能和顺而宽容。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即邑姜虽贤,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

  • 9、蒲鞭之罚  [ pú biān zhī fá ]

    释义: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 10、休休有容  [ xiū xiū yǒu róng ]

    释义: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出处:《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 11、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12、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释义: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13、不为已甚  [ bù wéi yǐ shèn ]

    释义: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 14、宽宏大度  [ kuān hóng dà dù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宏大度,何所不容。”

  • 15、明月入怀  [ míng yuè rù huái ]

    释义:比喻人心胸开朗。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淮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形容很大度的人的词语(2个)

  • 多可少怪可:许可,允许;怪:责怪。允许的多,责怪的少。指对人比较宽容大度。
  •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